光伏小镇的意味的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能源新观察

光伏小镇的意味的

贵州省能源局门户网站  http://nyj.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6-01 11:59:00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浙江嘉兴秀洲高新区搞了一个“光伏小镇”,在建的小镇已经可以看到闪光的墙体和路边建设中的光伏长廊。根据规划,这个园区楼宇的窗户、幕墙都要安装光伏组件。光伏建筑一体化后,每一幢建筑都是一个电站。

小镇的发展理念是“处处有光伏、家家用光伏、人人享光伏”,以光伏制造和光伏发电为轴心,以光伏服务和光伏旅游为延展,紧密围绕“光伏概念”主题式发展。小镇去年夏天开始规划,今年1月已入围浙江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这样的发展理念和加快转型的步伐都耐人寻味。

“光伏小镇”的意味首先在于,转型要快,决心要大。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国宝最近发表《我对2016能源形势的几点看法》署名文章,他说:“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述2016年的能源形势,我将选择‘剩’作为关键字。”“2016年的能源工作重点将不再是增加供给,而应把主要工作放在调整结构、去落后产能、科技创新和国际能源合作等领域上。”他还说,减煤已成大势,对此要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不能继续“2016年煤炭需求还会有小幅增长,需求总量还很大”的说法,“事实将证明这种导向不利于煤炭企业下决心进行调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等专家撰文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发展呈现出“低增速、低增量、低碳化”和资源安全供应、生态环境保护、温室气体减排约束不断趋严的“三低三严”新常态。可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就要下定决心加快转型。留恋过去,纠结压力,或对形势幻想、误判,行动犹豫,只能迟滞转型,延缓发展。

当然,不是拍脑袋想转就转,也不是一转就灵,还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几年前,秀洲光伏已经走出一条覆盖光伏全产业链、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集聚效果明显的发展路子,这是基础,也顺应了大势。新建的“光伏小镇”是重新选址,从一片空地重新起步的。全新的开始,小镇的规划、建设、招商和发展更为科学。“光伏小镇”已锁定目标:建成全国知名的光伏智能制造中心、全球领先的光伏技术研发创新区、国内一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这种不吃老本,从头开始的做法,也意味着在转型发展上足够的耐心和充足的信心。

能源转型的难度与复杂性前所未有,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充足的信心。我国能源仍面临消费体量大,结构不合理等局面,能源转型不仅是在现有能源体系中单纯提高可再生能源或非化石能源比重,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能源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会涉及利益关系的再调整……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夜就变;有了耐心更要有信心。这种信心,不是空泛的表态和号召。大的方面,仅2015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减少2亿吨,煤炭占比比2013年下降3个百分点,而风电增加近4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增加了200亿千瓦时,水电增加700亿千瓦时,核电增加300亿千瓦时,就是说,非化石能源发电净增加了1600亿千瓦时。这样的发展态势,说明非化石能源不仅可以满足新增能源的要求,也可以大量替代化石能源。这就意味着,能源转型既是美好愿望、迫切要求,也具备了转型条件。具体一些,贵州把新能源作为能源产业突破发展的方向,大胆创新,提出了“新能源+”协同发展模式并取得实质进展,也是很好的例证。

从加快转型,加快构建能源产业新格局上看,浙江“光伏小镇”的大动作,贵州“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新进展,都耐人寻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