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贵州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解读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文字解读:《贵州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解读

贵州省能源局门户网站  http://nyj.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索引号: 000014349/2022-699855
  • 信息分类: 文字解读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文字解读:《贵州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贵州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全面绘制“十四五”全省工业发展蓝图,推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等文件,制定《贵州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

二、《规划》总体考虑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六大突破”和“六个抓手”,以五个倍增为主线,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聚焦十大工业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做优做特地方特色产业,做专做精新兴潜力产业,着力打造“两区六基地”(世界酱香白酒产业集聚区、全国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国家新型综合能源战略基地、磷煤化工产业基地、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工业基地、中药(民族药)生产加工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及应用基地),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契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8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突破3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8000户,综合实力基本达到全国中等水平。

三、《规划》战略布局

“十四五”时期,坚持把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作为长期战略,全力整合优化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配套,加快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依托十大工业产业,打造“两区六基地”。一是以赤水河流域为中心,打造世界酱香白酒产业集聚区;二是以贵阳贵安为核心,打造全国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三是以“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为重点,打造国家新型综合能源战略基地;四是以福泉-瓮安-开阳-黔西-织金磷煤资源连片区域为核心,打造全国重要磷煤化工产业基地;五是以贵阳贵安-黔南为核心,以铜仁、黔西南、六盘水为支撑,打造全国重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六是以黔南、黔东南、铜仁为重点,打造全国重要绿色食品工业基地;七是以黔南、黔东南、贵阳为重点,打造全国重要中药(民族药)生产加工基地;八是以“贵遵安”三大军工基地为依托,打造全国重要高端装备制造及应用基地。

四、《规划》产业发展重点

“十四五”时期,全省工业发展继续以十大工业产业为主要发力点,不断提升存量、做大增量、培育潜力。一是牢牢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通过挖掘潜力、促进转型、提升实力,做大做强优质烟酒、现代能源、现代化工、基础材料等工业占比较大的传统优势产业,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二是做大工业经济增长支撑,通过发挥贵州特色、推动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做优做特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新型建材、特色轻工等地方特色产业,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占比。三是聚焦产业高端化发展,依托贵州数据资源和军工技术等优势,做专做精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电池、节能环保等新兴潜力产业,增强贵州高端制造能力,提升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四是积极拓展工业经济增长空间,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布局前沿技术产业。

五、《规划》主要任务

围绕“十四五”奋斗目标的实现,《规划》提出了八大任务,旨在处理好八大关系,解决工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重点是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集聚能力弱的问题。二是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解决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弱的问题。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效。重点是处理好总量与效益的关系,解决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的问题。四是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构建智慧智造体系。重点是处理好产业和数字的关系,解决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水平低的问题。五是搭建对外开放平台,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是处理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解决开放水平低、引资能力弱的问题。六是推动产业交叉融合,拓展工业经济增长空间。重点是处理好一二三产的关系,解决工业经济增长空间不足的问题。七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品牌价值。重点是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解决优强企业少、品牌竞争力弱的问题。八是守好生态发展底线,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重点是处理好发展和生态的关系,解决资源粗放式利用、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

六、《规划》保障措施

为确保各项任务能够落地并取得实效,《规划》从组织领导、投融资、项目支撑、要素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安全生产、发展环境、规划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八大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大投融资力度,三是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四是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五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六是加强安全生产保障,七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八是推进规划有效落实,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原文:贵州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