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能源局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第1201号提案的答复
周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煤矿升级改造,提升煤矿生产安全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煤矿升级改造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的建议
贵州作为南方重要产煤基地,承担着“西电东送”、支撑南方煤炭能源供应等战略作用。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煤炭产业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2017年省政府出台《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2018年省委印发《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5月,省政府印发《贵州省30万吨/年以下煤矿有序退出方案》,按照高于国家明确的标准、早于国家规定的时限原则,对30万吨/年以下煤矿进行分类处置,明确2020年底前全省所有30万吨/年以下煤矿必须整合改造提升或淘汰退出。截至目前,全省煤矿数量已由2017年初的1189处下降至目前的836处,连续三年平均每年淘汰退出100处左右。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及煤矿企业共同努力,深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全省煤矿安全形势虽有波动,但总体保持了下降趋势。今年截至6月20日,全省共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4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6起、8人,均下降66.7%,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居全国第七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向好趋势。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其他先进省份相比,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还很严峻,煤矿较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也反映出我省个别地方、少数单位、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和安全发展理念树的不牢固。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今年以来省能源局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一是召开14次党组会议(今年已召开20次)、12次局务会议(今年已召开14次)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以及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等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能源安全生产尤其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将煤矿安全生产纳入省政府对各市(州)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倒逼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煤矿企业进一步强化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牢固树立“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观念。三是实施煤矿瓦斯防治攻坚。全面梳理我省煤矿瓦斯防治上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报请省政府印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攻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煤矿瓦斯防治攻坚年行动进一步提升瓦斯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将2020年作为煤矿瓦斯防治攻坚年,全面实施煤矿通风系统、瓦斯地质、参数测定和突出危险性鉴定、防突防爆炸措施、瓦斯抽采及计量、监测监控系统提升等六个瓦斯防治专项行动,坚决防范遏制煤矿瓦斯事故。四是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国务院安委会部署,根据省安委会安排,报请省安委会制订印发了全省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以省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组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任务分工落实方案》,提出了4个方面的整治目标,明确8个方面、33项重点整治内容,计划用三年时间,重点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的学习传达贯彻,强化对地方政府属地管理、监管部门地方监管以及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机制成果,大力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下一步,作为全省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我局将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三个必须”原则,始终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极其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深入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为主线,以防范化解煤矿重大风险为着力点,加快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强化煤矿安全监管执法,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盘,牢牢锁定“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煤矿事故,坚决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目标任务,持续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抓具体抓深入抓落实。
二、关于“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的建议
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发展大局审视能源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围绕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先后推动出台省政府2017年9号文件、省委2018年20号文件等支持政策,大力推进我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一是明确“到2020年底实现采煤机械化、辅助系统智能化两个100%”的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建设目标。2017年以来,全省煤矿实施综合机械化改造143处、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342处、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升级22处。2020年5月我省正常生产煤矿259处,其中实现机械化采煤的正常生产煤矿达到209处,采煤机械化率达到87.7%,比2016年提高近26个百分点。预计到年底可完成“到2020年底实现采煤机械化、辅助系统智能化两个100%”的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建设目标。二是印发《深入推进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攻坚方案(2019-2020年)》(黔煤转型升级办〔2019〕54号)。明确建设煤矿“两化建设工程与主体建设工程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复工复产煤矿“要制定两化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并完成两化升级改造后方可投入生产”,已完成两化建设的煤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开展此类煤矿回头看核查工作,严查煤矿企业擅自更改采煤工艺、降低智能化水平的行为。煤矿企业要加大两化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水平和岗位技能,要完善运行维护管理机制,保障升级改造项目系统运行稳定,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三是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应急管理厅、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省能源局共8个厅局制定《贵州省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已汇报省政府同意,将于近期会签印发。四是加快推进两化技术攻关。2019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省能源局联合设立“贵州省关键4%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榜单”,2020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发布“贵州省煤炭智能采掘技术榜单”。五是制定《省能源局 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支持加大煤矿安全生产投入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黔能源煤安〔2020〕62号),自2020年起连续6年每年新增10亿元支持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其中包含支持煤矿实施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升级、建立智能煤矿等新一代智能化项目。六是纳入煤矿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内容进行整治。制订印发《全省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任务分工落实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进一步争取相关政策及资金、科技立项支持,争取将煤矿智能装备和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列入国家“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大型煤矿开展系统性智能化建设,对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矿井,优先开展智能化采掘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替代,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建成一批100人以下少人智能化矿井。2020年6月,首台煤矿“智能机器人”已在贵州豫能安顺煤矿正式下井使用,向煤矿实现智慧矿山迈进一大步。
三、关于“利用大数据与煤矿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建议
主要开展了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建设贵州能源云平台。在省大数据开发管理局立项。平台的建设成效体现为实现了“五大功能”,调度与统计信息功能、能源分布地理信息功能、分析预测与决策支持功能、监测监控功能、政务法规与咨询服务功能,促进政务公开、透明。目前能源云还完成了数据库的设计梳理基础工作,已初步形成了总体框架图,十大板块建设已完成煤炭板块、新能源板块、电力板块、科技板块(两化管理、三废利用管理)、安全板块(隐患自查、执法监管)、综合管理板设计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数据库的梳理、功能模块建设、原型设计,同时启动能源云底层框架开发工作。二是制定煤矿智能化数据标准。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煤矿智能化数据上传标准《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数据交换技术要求(2020)版》(黔能源科技〔2020〕59号),提出了煤矿智能化数据交换技术要求与标准。三是积极帮助推进大数据与煤矿实体企业融合发展。青龙煤矿等多个获得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标杆企业称号。
四、关于“严格煤矿产业安全监管”的建议
为切实加强对完成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煤矿的安全监管,督促煤矿持续保持智能化机械化水平,我局切实强化督导监察,一是制定印发《关于开展煤矿智能机械化升级改造项目“回头看”核查工作的通知》(黔能源科技〔2019〕71号),组织全省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对已完成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项目的煤矿全面开展“回头看”核查工作。二是2019年10月21至25日,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第十三纪检监察组牵头,联合省财政厅、省能源局组成贵州省煤矿奖补资金专项督查组,对全省煤矿奖补资金使用和监管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组分两组对毕节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及部分县级地方政府、有关行业管理部门、部分煤矿进行了现场督查,同时对贵阳市、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进行了情况调度。三是制定《关于推进煤矿“两化”攻坚工作的督导方案》,设立四个督导工作组,对各市(州)煤矿采煤机械化和辅助生产系统智能化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四是建立全新的两化调度机制,实行周调度全面掌握全省煤矿两化进展情况。实时提醒督促进展慢的市(州)、县(市、区、特区)加快实施进度。五是到2020年底没有实现两化升级改造的煤矿,引导其有序退出,同时严格进行安全监管,对不符合煤矿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定的煤矿,依法依规责令停产整顿并实施相应经济处罚。
五、关于“强化宣传引导和两化人员培训”的建议
强化宣传引导方面:一是做好政策宣贯。2017年举办全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政策宣贯培训班,对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与政策支持作了全面解读宣贯,并在《贵州日报》、贵州新闻联播、《能源新观察》杂志进行宣传解读。2019年5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作了关于智慧矿山及绿色开采主题讲座,向各市(州)及煤炭企业宣传培训智慧矿山及绿色开采技术。二是“两化”技术推广。2018年,联合省煤炭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分别在安顺、黔西南州举办“煤矿智能机械化培训班”,培训人数约200余人。2019年11月8日与13日,在遵义市分两期举行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攻坚工作培训会。三是阶段性成果宣传。2019年组织召开全省“两化三利用”现场观摩会,场观摩发耳煤矿生产辅助系统智能化各子系统,组织19家企业展出20余套先进装备,促进煤矿企业、技术服务单位、装备制造企业交流合作。2019年5月26日—29日,以“能源融合大数据开创智能新时代”为主题参加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从“能源云”建设、煤矿智能化开采、煤矿瓦斯地质可视化系统等五个方面展示我省能源企业生产与大数据融合成果。
“两化”人员培训方面:一是组织开展调研学习。组织我省部分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智能化开采难度大的煤矿企业赴重庆能投调研学习薄煤层、大倾角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组织赴黔西县青龙煤矿、紫森源集团调研学习千米定向钻机使用、煤矸石高效综合利用,与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就井下巷道矸石充填采煤技术进行学术交流,与中国矿业大学、贵州省煤矿设计院对接“110”工法推进工作情况。二是创新技能型人才培训方式。制定印发《全面推行煤矿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和《煤矿招工招生一体化推进工作方案》,促成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等相关院校与煤炭企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并依托盘江煤电集团谋划建设煤矿安全培训实操实训基地,全面推行变招工为招生和新型学徒制,逐步解决从业人员学历和技能水平不足短板。三是打造煤矿智能化专业服务队伍。建设煤矿智能化运行维护服务平台,加强培养各层次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鼓励省内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加大采矿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利用国有大矿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智能化业务培训,用好煤矿企业新型学徒制、招工招生一体化政策,建立煤矿在职青工向应用型技术人才转变的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机制,完善省、市、县、矿四级培训体系,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整体素质。实施顶尖人才引进政策,引进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
贵州省能源局
2020年6月30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陶笑;联系电话:86830070)
抄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 |
贵州省能源局办公室 2020年6月30日印发 |
共印4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