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能源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信息
第十三期
(总第172期)
贵州省能源局法规和体制改革处 2022年6月27日
“渝气入黔”打开黔北新“气势”
由乌江能源集团贵州天然气管网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正大线建成投用,进一步深化了我省油气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稳固了我省“多主体参与、多渠道供应、多方式保障”的天然气供应格局,进一步促进了我省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设计体现“绿色”理念。正大线项目是贵州省天然气“县县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于正安分输站,止于大磏站(渝黔交界处),沿线地形地貌主要为河谷、丘陵、山区。管道沿线水域中型穿跨越2处,反井钻穿越1处,高速公路穿越3处,国省道穿越6处。该项目结合了贵州特有的地貌情况进行优化设计,充分考虑管道与沿线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融合,重视文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保护,重视管道运行安全,创造和实践“绿色管道、安全管道、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管道与环境密切结合,将水利防汛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作为管道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与地方的结合更趋广泛、深入。通过设计优化,管道项目达到创效创收的目的。
技术创新实现效益最大化。正大线项目三江河跨越由最初设计的130m悬索穿跨越缩减优化至67.5m。其桁架跨越是贵州省天然气支线管道首次采用桁架的大型跨越工程,桁架梁式跨越考虑了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等多种荷载及其效应组合。引进反井钻工艺,在东山反井钻施工中一次成孔,进度快,断面小,机械成孔,无须爆破。反井钻施工为全机械化作业,工作人员不用下井作业,具有施工安全性高和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好等优点,有效地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管道安装在斜井内,经济安全,总投资费用节省了一半成本,工期约是隧道工期的1/3。同时,创新打造智慧场站,场站阀室实现无人值守。在场站建设中,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了《一种天然气电动伸缩门防攀爬装置》和《一种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视频监控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安全环保全生命周期管理。针对项目特点,乌江能源集团管网公司建立、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用好“双控”体系和“危大工程管理”,全面落实建设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加强项目建设期安全、环保管控力度,提升管道运行期安全管理水平,做好管道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过程管理工作。筹备时,办理并完成项目的安全条件审查和“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取得项目安全评价和环境评价的批复文件。施工前,同步完成了项目安全设计专篇并通过专家评审,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严把各承建单位的施工资质和进场人员资质准入关,对各承建单位的HSE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施工人员入场三级安全教育情况进行审核。施工中,多采用生态袋代替浆砌石(干砌石)水工保护,同时组织第三方评价单位对项目设计路由开展安全性评估工作,优化后的管道线路走向避让了1处潜在安全高风险区和2处高后果区,大大降低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风险,避免了管道在运行阶段的安全管控风险。
随着“渝气入黔”在遵义LNG储备库的点火成功,贵州省内首条以市场为主导,以合作为纽带,实现点对点跨省、市联通的地方天然气输气管道将正式投用,黔北地区天然气终端用户正“蓄势待发”。
抄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抄送:局领导、机关各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