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机械化升级改造工作动态2018年第4期(总第4期)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能源改革

煤矿智能机械化升级改造工作动态2018年第4期(总第4期)

贵州省能源局门户网站  http://nyj.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08 11:24:00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首套贵州制造智能综采工作面装备在中盘重工通过总装联调

830日至930日,首套贵州制造智能综采工作面装备,在位于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煤盘江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盘重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总装联调,各项测试检验指标满足国家标准,可投放现场使用。

本套设备由贵州盘南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响水煤矿订购,服务于该矿12317综采工作面。响水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12317综采工作面位于二叠系龙潭组3煤层,走向长750m,倾向长184m,煤层底板为泥质粉砂岩,顶板为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煤层厚度2.5~3.5m,煤层平均倾角10°采面装备系统总装联调由中盘重工承担,采用基于可视化的远程干预型智能化无人综采技术路线,以网络通信为基础,运用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工作面智能供液、三机一架(采煤机、刮板机、乳化泵、液压支架)远程集中控制、可视化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核心,实现综采工作面顺槽监控中心一键启停设备、地面调度室遥控指挥采煤的目标。配套综采设备年产量约100万吨选用采煤机MG250/600-QWD 1台,滚筒直径1800mm,截深800mm,总宽870mm;选用液压支架ZY5200/17/38D中间支架143架,ZT9600/20/38端头支架1组,ZT9600/20/38端尾支架1组,ZQL2×3200/20/38运巷超前支架2组,ZQL2×3200/20/38风巷超前支架2组;选用SGZ764/630刮板输送机1台。本套装备投运,结束了贵州没有煤矿智能综采工作面装备制造的历史,进一步延伸了我省煤机制造产业链,对贵州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结合响水煤矿的特点,12317智能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一是采用紧凑型设计,加大支架与顶底板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比压,满足松软煤层开采;二是增加油缸数量,加大油缸直径,有效增强整体强度,提高姿态调节能力,满足煤层倾角变化的要求;三是采用轻量化设计理念,通过提高钢板强度,改变焊接工艺,有效减轻了15%的支架重量;四是将平板结构调整为箱式结构,使油缸支撑强度加大,增加支架强度,可有效预防偏邦、冒顶事故;五是运用端头支架替代传统的单体支柱,支护强度提高,支护面积增大,同时可实现自动移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减少了采面用人数量。与北方煤矿采用的智能化综采液压支架相比,本设备体积较小,对地质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满足贵州煤层构与稳定性变化大的使用要求。

中盘重工由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共同投资设立,是贵州省能源局2017年授牌的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装备技术服务基地。公司主要研发、生产以适应贵州及我国西南地区特殊地质条件的煤矿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目前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煤矿成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年产矿用综采液压支架1000台(套)以上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中盘重工以专业化、成套化、规模化发展核心技术为目标,抓住全省大力实施煤矿智能机械化升级带来的战略机遇,及时推出适应贵州煤炭地质条件的智能综采工作面,满足我省煤矿智能机械化升级改造的迫切需要,填补了贵州省空白,对实现安全生产、提高全省煤炭智能机械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近期工作中,省能源局认真推进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工作,913日组织召开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促进会,李奕樯副局长出席,局科技处、各相关市州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有关承建企业、设备生产企业,部分煤矿企业参会。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再上一个台阶,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2017年、2018年建设任务。强化合同管理,杜绝恶意低价竞争,严格验收把关,已验收项目进行回头看核查,各系统要及时升级完善,做到与时俱进,高质量发挥效益。

目前,全省有72处煤矿实施综合机械化改造,215处煤矿实施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15处煤矿实施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升级。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综合机械化改造煤矿30处,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煤矿33处,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升级煤矿3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