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能源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信息
第十一期
(总第72期)
贵州省能源局政策法规和体制改革处 2018年5月25日
贵州煤矿智能机械化开启新篇章
5月16日,验收专家组组长、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李绍泉宣布,发耳煤业31004采煤工作面通过验收,这标志着贵州省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建成省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省份,宣告了贵州煤矿智能机械化开启了新的篇章。
5月15日至16日,省能源局副局长兰海平带队专家组,省财政厅、省安监局(贵州煤监局)、省科技厅等多家单位、六盘水和水城县有关部门前往兖矿贵州能化发耳煤业有限公司验收智能机械化建设项目。在两天的时间里,验收组专家按照《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与验收管理办法》程序,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等方式,对发耳煤业31004采煤工作面子系统、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工业视频监控子系统、运输子系统、排水子系统、供配电子系统、通风子系统、压风子系统及瓦斯抽采子系统等项目建设开展验收,最终以较高分数评定该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系统符合验收要求,达到验收标准,通过省级验收。至此,发耳煤业成为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第一家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智能机械化的煤矿。
发耳煤业组建于2004年11月, 承担着贵州省“西电东送”的重点任务。矿井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80万吨。2017年6月以来,按照贵州省相关要求,发耳煤业共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历时11个月完成了31004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生产辅助系统7个信息化子系统建设项目。自2018年3月25日试运行以来,实现了增效的预期目标,解决了招工难问题,并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目前,兖矿贵州能化公司青龙煤矿、发耳煤业、五轮山煤矿“三化”建设均通过了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验收。贵州能化公司信心倍增,并表示将继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坚定走“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的发展道路,为最终实现“井下无人采掘”不懈努力。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规划处处长夏兴到发耳煤矿调研后认为,发耳煤矿在贵州复杂地质条件下走出了一条新路,是高瓦斯地区煤炭开采的一次创新和重要变革,并希望贵州将这一典型推广到其他煤矿和采面。
在我省独特的煤层赋存和煤与瓦斯突出条件下,该项目为贵州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填补了贵州煤矿智能化领域的空白。这也是西南地区第一家同时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生产辅助系统信息化的智能化矿井,在贵州煤炭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