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双碳”目标下贵州能源产业升级革命的建议》收悉。感谢你委对我省能源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精神,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我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保障能源安全基础上,着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构建新型能源综合基地。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从本质上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截止2022年底,全省电源装机8087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3730万千瓦、占比46%;水电装机2282万千瓦,占比28%;新能源累计装机2075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的26%。
二、关于几点建议的答复意见
(一)关于积极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模式,引导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的答复意见。
一是有序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2022年,我局相继印发了《关于下达贵州省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贵州省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将“贵州中铁国际生态城‘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贵州金元和平经开区增量配电试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遵义苟坝红创区源网荷储‘美丽乡村’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等3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纳入我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推动2个及以上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到2025年建成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1个。二是积极发展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考虑到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的建设周期和各自特点,我省“十四五”配套新能源储能发展重点为新型储能。目前,我局组织成立了推进我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组织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研究制定新型储能管理办法,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已核准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将在2023年开工建设。三是推进多能互补融合发展。积极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目前,我省已建成光照水光互补项目、董箐水光互补、马马崖水光互补、兴义电厂火光互补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盘江新光煤电多能互补等项目建设。
(二)关于通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从项目规划源头上解决新能源环境开发制约问题的答复意见。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项目规划、可研、设计、建设、运维等全过程,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要求作为项目核准备案重要内容。二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联合省水利厅,对全省在建风电、光伏发电进行水土保持检查,印发《省水利厅 省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项目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文件,组织对新能源企业进行水土保持培训。三是充分运用“三线一单”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优化新能源项目选址选线。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要求,通过贵州省“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合线上线下对业主单位开展项目预评估工作,在建设项目选址选线阶段提前介入,指导项目避让生态红线,引导项目到开发区集聚发展。四是落实省生态环保专班成员工作职责,联合生态、环保、林业、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涉及黔东南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违法建筑整改情况现场实地复核工作。五是坚持新能源项目开发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积极推进光伏发电与农业种养殖等结合,探索光伏治理石漠化、光伏与茶叶种植结合等,要求所有新建项目光伏板距离地面高度在1.8米以上;风电项目道路设计、施工要充分与“乡乡通”“村村通”等结合,风电场项目建设与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三)关于改变新能源比重结构,刺激市场经济尤为重要的答复意见。
一是积极发展生物质发电项目。在城镇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省各市州主要城市均已有建成项目,已建成项目34个、在建项目5个。二是稳步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十四五”期间,我省重点发展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应用,积极探索中深层地热能多元梯级利用和供暖试点,在干热岩方面还未开展过有关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工作。截至2023年4月底,我省已建成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10万平方米。目前,已培育贵州浅层地温能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绿能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进行地热能开发利用,引进中节能(贵州)建筑能源有限公司、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等优强企业到我省进行地热能开发利用。三是认真配合国家开展全国碳市场建设。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列入国家核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范围。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配套技术规范,到时可再生能源等项目可纳入交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规划多能互补项目,加强督促指导,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并按国家和省相关要求,有序推进抽水蓄能核准建设工作。二是强化机制研究,加快推动出台我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电价机制等有关政策措施,推进我省新型储能发展。三是加大浅层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开发利用。以示范引领,积极推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在不同利用方式、不同利用场景中应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四是积极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对我省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在环评过程中做好指导服务,对符合相关规划和环境准入要求的项目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加快环评审批进度,助推产业发展。五是继续配合国家开展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组织开展发电企业2021年度、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核定工作,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工作,提高我省重点行业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能力。
2023年6月25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李宁宁;联系电话:18586315559)
抄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
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 |
贵州省能源局办公室 2023年6月25日印发 |
共印4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