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贵州现代能源工业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收悉。感谢你委对我省能源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地矿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按照主办单位牵头、会办单位协助的要求,分别明确专门处室对相关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结合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措施,推动有关建议落地落细、走深走实。今年以来,省能源局围绕构建绿色低碳、水火互济、多能互补、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推动印发“十四五”电力、能源科技创新、油气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专项规划,促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省科技厅围绕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强化科技攻关,推动科技协同创新项目建设,助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省自然资源厅围绕矿权管理、用地保障,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确保能源项目合法化、正常化推进。省地矿局围绕页岩气勘探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持续推进资源调查评价,积极申报实施页岩气勘查项目,为能源产业发展夯基垒台。
通过合力攻坚,全省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个,到6月底可进一步新增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3个;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从“十三五”时期328克标准煤/千瓦时降至323克标准煤/千瓦时。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页岩气探矿权16个,面积7381.44平方公里,探明储量50.3亿立方米,形成页岩气年产能1.6亿立方米;全省新能源装机提升到1770万千瓦,较“十三五”初期334万千瓦增加1436万千瓦。
二、关于几点建议的答复意见
(一)关于绿色智能、清洁高效发展基础能源工业
我省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协同推进我省能源供给保障与低碳转型,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实施“六个一批”分类处置,增强煤炭生产供应和安全保障能力。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督导帮扶组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动态建立“六个一批”分类处置项目库,通过加强规范引导,对现有煤矿分类整改提升。并将加快培育释放先进产能,坚持规划新建与整合改造并重,建成一批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矿井,提升生产煤矿产能总量,夯实煤炭供应基础,形成以毕水兴为主体的煤炭稳定供给新格局。
2.推动煤炭绿色清洁开采,提高煤炭高效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广充填开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地面运煤、运输设备和贮存场所封闭管理。通过推动洗选设施加快升级改造,实现分质分级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3.大力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按照《贵州省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方案》(黔能源科技〔2020〕85号)要求,持续推进全省煤矿智能化发展,2022年计划新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5个,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示范智能化矿井。
4.抓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工作。持续加大高瓦斯、突出矿井加快瓦斯利用设施建设的督促力度,坚持“以用促抽、以抽保安、以安增产”的原则,推动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截至2022年5月底,全省累计完成煤矿瓦斯抽采量12.03亿立方米,利用量6.72亿立方米,利用率55.8%。
5.持续推进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继续落实国家对煤电机组升级改造的有关要求,持续抓好我省煤电机组综合节能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加大力度推动威赫电力示范项目、盘江新光项目等一批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的先进煤电项目建设,改善我省电力装机结构,进一步降低平均供电煤耗。
(二)关于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
我省页岩气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2015年全国页岩气资源动态评估结果,全省页岩气预测评估地质资源量8.67万亿立方米,排名全国第4位。关于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我们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1.加强页岩气勘探调查和研究。一是深入推进页岩气勘查调查,将页岩气勘查纳入《贵州省地矿局“十四五”地质找矿专项规划》,明确围绕云贵能源基地(贵州)、成渝经济圈、黔中城市群经济发展需求和遵义—铜仁页岩气示范区增储上产,勘查重点部署在习水—正安、六枝、盘州和水城,力争多发现页岩气找矿靶区。二是加强页岩气基础研究,在黔北试验区持续设置页岩气科研项目,开展资源评价、压裂增产开发技术等研究,支持承担单位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开展技术交流、项目合作,共同推动我省页岩气勘探开发。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加强页岩气用地保障。印发《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钻井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用地保障的通知》(黔自然资函〔2019〕1197号),从规划计划、用地标准、占补平衡、土地复垦、临时用地、报批时序、报批方式等多方面明确页岩气用地支持政策,以“先临时、后永久”方式保障页岩气项目用地需求。二是持续设置页岩气矿业权。省自然资源厅将在2021年成功出让的6宗页岩气探矿权基础上,根据省地勘资金项目研究成果,选择适宜靶区积极向部申请出让,并支持省内企业参与竞买。
3.聚力开展页岩气核心技术攻关。一是以省油气勘查开发工程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复杂构造区非常规天然气评价与开发”为依托,推动油气产业发展各方面人才集聚,产学研用结合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技术瓶颈。二是以“贵州省页岩气效益开发关键技术及工程试验”重大科技协同创新项目为依托,围绕增产降本、增储拓区,开展贵州复杂构造区页岩储层特征及富集成藏规律、贵州复杂构造区优快钻井工艺、贵州常压页岩气低成本差异化压裂及配套技术、贵州复杂构造区常压页岩气科学排采工、贵州省页岩气绿色环保开采关键技术等5个方面的研究和工程试验,并形成一支本地化页岩气气科研人才团队,配置实验场地、丰富科研仪器设备,助力全省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为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精神,积极推进新能源建设,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强化规划引领。2022年4月,我省编制印发了《贵州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制定了强化规划实施监管、强化要素保障、加快配套电网建设、健全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等七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及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到2025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546万千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装机4265万千瓦。
2.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大力推进金元、华能、中广核、南网综合能源等企业开展试点种植工作,目前已有50个光伏项目开展农业种养殖试点,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下一步将鼓励并要求企业根据地方特色、土地性质,开展种养殖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3.支持新能源项目发展用地。加强能源类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审批和计划管理的通知》(黔府办函〔2020〕70号),对纳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清单的单独选址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用地,在用地审批时直接配置计划指标,建立用地保障服务省、市、县三级联动和部门协作长效机制,主动对接省直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市(州)政府,收集包括新能源项目在内的有关重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和用地需求,纳入台账清单实行动态销号管理;做到政策共享、信息互通,定期调度,指导各地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和用地需求,精准组织报批用地,助力项目建设依法合规使用土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省能源局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牵头推进我省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工作,下一步将加快推动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加快推动优化煤炭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研究制定煤炭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煤炭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出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配套政策措施,立足毕水兴打造重点产煤县区,并在煤矿手续办理、煤炭产能置换、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推动煤炭产能产量尽快释放。
(二)持续提升页岩气调查勘查水平
根据《贵州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21-2035)》“气化贵州”目标,联合贵州省油气院等单位,以黔北页岩气综合勘查试验区和黔南—黔西南为重点调查区,进一步开展页岩气调查评价工作。积极实施页岩气科研项目,开展页岩气成藏理论和技术攻关,提升页岩气调查和勘查水平。
(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页岩气勘查队伍建设。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页岩气调查、勘查纳入合作内容,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页岩气研究。通过项目实施煅炼和培养页岩气勘查人才,服务我省能源工业发展。二是推动瓦斯治理专业化队伍建设。持续推动全省煤矿瓦斯治理专业化队伍建设,为煤矿提供市场化专业技术服务,缓解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管理力量薄弱、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有效提升煤矿瓦斯治理能力。
(四)积极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
以大型水电基地及现有(规划)火电厂为依托,统筹本地消纳和外送,建设乌江、北盘江、南盘江、清水江流域四个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基地以及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充分利用水电及火电的调节能力,合理布局新型储能或抽水蓄能,优化调度、联合运行、高效利用,建设水(火)风光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降低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成本,提高水电或火电送出通道利用率。
《建议》高屋建瓴,对我省现代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我们将在上述答复意见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水火互济、多能互补、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感谢贵单位对我省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给予关注,祝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2022年6月27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金诚;联系电话:0851-8683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