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炭生产企业工作日是否要从目前执行的330个工作日重新调整至276个工作日,煤电行业早已议论纷纷。
近日召开的部分大型煤炭企业座谈会上,主要煤炭企业也表态支持恢复276个工作日减量生产制度。但会议并未明确表态2017年要恢复276工作日制度,而是只提到要坚决执行减量化生产制度,没有更具体的表态。至于之前上报的276初步方案,或是传的先进性矿井不执行、缺煤省份不执行、焦煤肥煤矿井不执行的版本均未得到证实。
276个工作日制度已被视为煤炭行业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去年4月起在全国煤炭生产企业执行后,令煤价出现快速回升。绝大多数煤炭企业从中尝到了甜头,因此对今年继续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寄予厚望。
与煤炭企业的热切期盼相反,下游的电力企业却是坐立不安。2016年中后期煤价上升,在原料成本的上涨与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等多重“困境”之下,煤电企业的日子本就不好过。2016年9月开始,五大发电集团火电板块利润由正转负,相比2015年同期盈利64亿元,已转变为亏损3亿元;10月,五大发电集团火电板块的亏损已进一步扩大至26亿元。然而根据完善后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发改委对2017年燃煤标杆上网电价不作调整,这预示着将会给涉及煤电业务企业的经营状况带来更多考验。
一些电力企业认为,一旦恢复276个工作日制度,目前尚未跌至合理价格区间的煤价将再度上扬,已经不堪重负的电厂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有行业分析师表示,从今年开始有关部门对煤价调控更为细致,但总体上来看,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持续,煤价不可能再跌回从前,而将保持在合理水平。这也意味着电企高盈利时期的结束。尽管国家在尽力争取皆大欢喜的局面,达到煤企和电企都实现盈利,但这样的平衡很难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