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称,截至12月底,各地区各部门已检查煤矿8383矿次,查处各类安全隐患及问题85043项,发现超层越界等违法违规生产行为416起,行政罚款8175.9万元。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屡禁不止,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去年7月份以来,煤价恢复性上涨过快,一些停了多年的煤矿和即将关闭的煤矿,超层越界盗采、不经批准擅自复产、以技改或整改隐患为名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明显抬头。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屡禁不止,一些煤矿企业无视事故血的教训,“要煤不要法,要钱不要命”,违法违规生产问题严重,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令人触目惊心。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西、湖南、陕西、重庆、云南、新疆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发现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云南省部分关闭矿井死灰复燃。
部分地区煤矿监管责任不落实,执法力度弱,一些市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缺位,驻矿盯守形同虚设。部分监管监察部门存在重检查、轻处罚现象,从各地报送的查处情况看,对查出的“八类”违法违规行为责令停产的多,但暂扣或吊销证照、罚款、提请关闭的少。
除此之外,小煤矿也是安全生产的重灾区。目前,全国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仍有4700多处、占煤矿总数的59.5%,9万吨及以下小煤矿还有2700多处。33起较大以上事故中,有26起发生在小煤矿;小煤矿发生较大以上瓦斯爆炸事故共11起,其中9起为低瓦斯矿井。
不少小煤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技术人员匮乏、现场管理混乱,市场一好就临时组织人员冒险生产。很多小煤矿知道退出市场已成定局,所以不投入、不整改,一旦有利可图,就可能上演‘大干一场、再捞一把的最后疯狂,甚至关闭矿井死灰复燃。
因此今年将进一步加大煤矿淘汰退出工作力度。加快淘汰退出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对应列入而未列入去产能规划的煤矿,要重点加强监管监察,积极引导淘汰退出;对列入2020年前去产能淘汰退出规划的矿井,要责令停产、注销相关证照并公告,不设“过渡期”或“回撤期”,并派专人严盯死守。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并将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政策,通过释放先进产能,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
2017年,贵州计划关闭煤矿120处,化解过剩产能1500万吨;为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问题,贵州依法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推动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在“数量减半”基础上,提出重组后不得超过重组前煤矿产能之和,且重组后规模不得低于每年30万吨的政策要求;对积极开展兼并重组、已完成去产能、关闭煤矿的企业实施梯级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