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多方的努力下,煤炭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要就此止步。相反,2017年是深化改革之年,去产能必须紧抓不放。随着各省两会的落幕,各地煤钢去产能方案也相继出炉。下面请看各地具体计划:
*华北地区
山西2017年将关闭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左右,比2016年减少325万吨;退出钢铁产能170万吨,增加88万吨。
天津市2017年将加大钢铁行业去产能力度,全年压减炼钢产能180万吨。
河北省计划压减钢铁产能3186万吨,压减煤炭产能742万吨。
内蒙古2017年计划完成55万吨钢铁、120万吨煤炭产能的退出任务,并将进一步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加快建设电力外送煤电基地。
首都北京市预计到2020年退出所有煤矿,终结近800年的采煤史。
*东北地区
吉林省2017年坚决关停15万吨以下煤矿,压减煤炭产能314万吨。推动通钢集团压减炼铁产能80万吨。
*西南地区
贵州省2017年计划关闭煤矿120处,同比减少1处;化解过剩产能1500万吨,同比减少607万吨。并将依法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推动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在“数量减半”基础上,提出重组后不得超过重组前煤矿产能之和,且重组后规模不得低于30万吨∕年的政策要求。同时,对积极开展兼并重组已完成去产能关闭煤矿的企业实施梯级奖补。
*华中地区
河南省2017年坚决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再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
湖南省2017年将建立实施产能过剩企业市场化退出机制,稳妥化解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继续淘汰退出落后煤矿产能。
*华东地区
浙江省计划处置300家僵尸企业、淘汰100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10000家脏乱差小作坊。
安徽省计划在完成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年度任务的同时,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妥善做好人员分流安置,确保分得出、安得好、稳得住。
*西北地区
陕西省2017年将加快淘汰不达标煤矿,推动钢铁企业重组,关停整改无望的水泥企业。
青海省2017年将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压减132万吨煤炭产能。
从目前已出炉的计划来看,多数省份明确提出了2017年的煤钢去产能任务。煤炭方面,山西、河南、贵州去产能目标位居全国前三,分别为2000万吨、2000万吨、1500万吨。钢铁方面,河北省位居全国之首,计划压减钢铁产能3186万吨。而那些没有给出具体任务的省份,也表明了去产能的决心。
末了,笔者不得不感叹:改革虽有“阵痛”,但仍需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