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率
省发改委、省能源局、贵州黔能页岩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到习水县坝寨镇考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习水页岩气丁页2HF井勘探情况。
丁页2HF井位于习水县寨坝镇条台村学岗组,是中石
化南方分公司部署在川东南地区林滩场-—丁山北东向构造带上的海相页岩气勘探井。于2013年7月9日开钻,9月2日完钻,井深5700米,其中垂深4417.43米,水平段长度1034.23米,是国内第一口超深非常规水平井。从去年10月16日压裂第1段起,通过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历经近两个月时间顺利完成该井12段压裂,于2013年12月10日压裂成功,目前正在进行放喷测试。
在丁页2HF井施工现场,考察组一行现场详细了解了施工情况和放喷测试情况。
据负责丁页2HF井施工试气队的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
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普光试气酸压项目部812队党支部书记张士军介绍,丁页2HF井全井12段,水平段长度1034.23米,施工最高压力为94.6Mpa(1 Mpa 等于10.332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最大排量为13.1立方米/分钟,压裂液用量为29515.5立方米,泵送用液量1370.2立方米,总液量是30890.7立方米,总砂量319.13立方米。
张士军介绍说,丁页2HF井的压裂技术主要有“两
深、五高和两难”,即斜井深和垂深都是十分罕见的。“五高”是地层温度高(145℃),对压裂液性能要求高;破裂压裂高(88-95Mpa);停泵压力高(70-75Mpa),关井闭合压力高(65.5Mpa);泵送桥塞压力高(70-95Mpa)。射孔桥塞联作工具、防喷管耐压级别高。“两难”是施工压力高,接近限压,造成加砂携砂难;7吋套管顶替液量多,压裂砂进入地层时间长,压力反应滞后,判断困难。
由于存在以上难题,国内外无相关经验可借鉴,现场
指挥小组经过多次讨论研究,采取了以下探索方式并获得成功:首先采用酸液预处理,消除近井地带污染,降低施工压力。其次采用滑溜水降低井筒摩阻,降低施工压力。第三是采用低粘胶液、中粘胶液提高携砂能力。第四是加大中粘胶液的用量,增加了加砂段塞顶替量。第五是采用160Mpa的射孔工具,进行泵送射孔桥塞联作。
据张士军介绍,丁页2HF井钻井、压裂等工艺创下了25
项纪录,其中试气压裂施工中创下的10项纪录是:首次使用直径177.8毫米的套管完井;采用直径143.5毫米桥塞坐封。国内泵送射孔套管大多为139.7毫米套管,内径为121.36毫米。丁页2HF井套管为7分套管,内径为152.5毫米,解决工具互换性差,增大电缆射孔桥塞坐封的难度;创下泵送距离最远,井射孔井段为4695至5655米,最长泵送井段为4200米至5400米;创下国内垂深最深,水平井段最长,井底温度146摄氏度以上,井底压力高对泵送桥塞—射孔联作施工工具性能要求高;泵送桥塞—射孔联作施工工艺国内一般采用只有耐压70MPa地面防喷装置,配套耐压105MPa井下工具,在国内页岩气施工尚属首次;在压裂施工中,连续施工时间最长(每段压裂均在5小时以上),地层破裂压力高(84—91.8MPa)施工压力最高(81—95MPa),停泵压力最高(65.6—85.2 MPa)排量大(12—13.3立方米),总泵注液量高,在国内页岩气压裂施工中尚属首次;首次使用高压八通,最大注入排量可达到每分钟20立方米,“Y”型注入,可以有效地减小井口摩损;首次采用105/70MPa二级节流流程,降压节流放喷;第一次在页岩气水平井使用直径146毫米乘以6米通井规,提高了井筒处理质量;第一次在页岩气井使用万能防喷器和旋转防喷器的条件下,采用直径88.9毫米钻杆下带射孔枪传输射孔;为处理桥塞及井筒的需要,在用重浆2.52克/立方厘米下,首次用压裂车长时间循环泥浆2.43—2.47克/立方厘米洗井。
据了解,丁页2HF井是目前我省境内第一口页岩气压裂成功井,标志着我省页岩气勘探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该井每天放喷测试喷射气流大约3万立方米左右,稳产后预计将达到7万立方米左右。
1月11日,张应伟局长一行还到乌江电厂进行了调研,了解乌江电厂水位、发电量等情况。
张应伟局长与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交流
张应伟局长详细了解情况
现场了解情况
喷薄而起的页岩气气流
页岩气气流
在乌江渡水电站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