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名称 |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
资质证号 |
APJ-(国)-486 |
||||
项目名称 |
织金县精选煤矿安全验收评价 |
项目规模 |
15万t/a |
||||
业务范围 |
1.a |
合同期限 |
合同签订时间:2011.5.5 |
||||
项目类别 |
安全验收评价 |
报告提交时间 |
2012.2.17 |
||||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情况 |
|||||||
安全评价项目管理 |
项目组长 |
技术负责人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
袁晓春 |
王彤标 |
罗康成 |
|||||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过程 |
报告编制人 |
报告审核人 |
|||||
前言:罗康成 一、概述:袁晓春 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袁晓春、高敏 三、安全设施评价:袁晓春、高敏 四、安全生产合法性评价:袁晓春 五、定性、定量评价:高敏 六、安全措施及建议:袁晓春、高敏 七、安全验收评价结论:袁晓春、罗康成 |
刘小柯 |
||||||
安全评价项目参与人员 |
安全评价师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技术专家及技术人员 |
||||
罗康成(003939)、高敏(016264)、袁晓春(003940) |
罗康成(52050008953)、高敏(52090079824) |
周子成:采矿、通风,黎和凯:矿山机电,邱晴川:地质 |
|||||
安全评价项目现场开展工作情况 |
现场勘察人员 |
勘察时间及任务 |
现场勘察照片 |
||||
第一次现场勘察:刘小柯、袁晓春、杨晶; 第二次现场勘察:罗康成、袁晓春、刘小柯; 现场复查:袁晓春、刘小柯 |
第一次现场勘察:201.6.11,初评; 第二次现场勘察:2011..9.28,检查第一次的整改情况,查找新问题; 现场复查:2011.12.15,复核对前两次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 |
(可以采用超链接 方式公开) | |||||
安全评价项目简介 |
精选煤矿位于织金县城西南部后寨乡境内,距织金县城17.5km左右。矿区位于阿弓向斜西北翼,其范围内共含煤24~42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4—11层,全区可采煤层2层(M23、M27煤层),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水文地质是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矿井瓦斯含量较高,开采标高+1578m以上M27煤层无突出危险,开采标高+1588m以上M23煤层无突出危险,M23煤层、M27煤层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 |
||||||
安全评价项目简介 |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等三条井筒,全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二个采区,首采一采区,在M23煤层布置一个炮采工作面(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2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采用“U”形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在地面风井场地安装2台FBCDZ54NO18/2×110型防爆对旋式轴流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经对矿井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精选煤矿存在: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药爆炸、火灾、水灾、冒顶片帮、中毒和窒息、粉尘职业危害、机械伤害、触电伤害、放炮伤害、地面自然灾害、其他危害等13类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其中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水灾、火灾和冒顶片帮等5类危险、有害因素属矿井重大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将精选煤矿建设项目划分为14个评价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现场每一个评价单元进行检查,并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对每一个评价单元进行打分,矿井综合得分为79.90分,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
评价项目其他信息 |
签订合同后,我院于2011.6.11组织人员对矿井进行现场勘察(初评),对于矿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书面整改意见,矿井整改过程中,我院评价组于2011.9.28再次对矿井进行现场调查(复评),对于矿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书面整改意见,2011.12.15对矿井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认为整改情况基本满足要求,评价项目组开始编制评价报告,并向精选煤矿提交了验收评价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