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不再为电煤而发愁,不再受到拉闸限电的威胁。”贵州省政协委员、六盘水市副市长何枢介绍,2018年,六盘水市电煤储存量达到703万吨,同比增加328万吨的储存量,超过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储存量,整个冬季保证了发电时间。
贵州煤炭、火电、水电企业长期以来存在博弈关系。2017年以来,贵州以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何枢介绍,新机制在全省和六盘水市都取得明显效果。2018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1.15亿吨,同比增长2176万吨,增长23.4%;全省供应电煤6617万吨,同比增长784万吨;六盘水市也实现原煤净增长,增加320万吨,电煤增加339万吨。全省煤炭行业和火电企业的关系得到很好的协调和平衡,水电、火电发电量都增长6%以上,实实在在的数据说明新机制发挥了作用。
六盘水市如何贯彻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政策的落地和落实,何枢作了深入的解读:
一、煤炭产业主要采取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全省新增煤炭产能1347万吨,六盘水市2018年虽然关闭了111万吨的产能,但同时新增840万吨的产能;2018年,全省机械化率达到71.7%,六盘水市达到82.5%,产能实现净增长。2019年,谌贻琴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煤矿机械化率达到80%,六盘水市制定的目标是88%。煤炭的发展不能只靠数量,而是要靠高质量发展,也是兑现了贵州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三年攻坚计划所提到的目标和任务。2019年,六盘水市要关闭、淘汰120万吨的落后产能,新增1160万吨先进产能。
二、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增加先进产能。关闭15万吨/年的矿井,通过产业调整基金、投贷联动资金,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实现扩能和再生产。
三、在煤矿和火电企业的关系方面,六盘水市重点是抓长协,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按3至5年的长期协议,每年调整。同时,考虑市场因素,给企业一定的空间,80%执行协议价,20%实行协商议价。让煤炭企业和火电企业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实现利益共同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六盘水市通过水火发电权交易,实现了丰水期水电放开马力发电,让火电有资金、有补助去收购、储存电煤,收到较好效果。2018年,六盘水市电煤储存量超过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储存量,整个冬季保证了33.5天的发电时间。
何枢表示,确保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六盘水市社会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新机制的运行也提出了要求和目标,六盘水市作为煤炭大市,要坚决按照这个路线和政策走下去。 2019年,六盘水市首先抓煤炭产业智能化、机械化,做好长协、投贷联动、能源调节基金的使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新增先进产能来助推煤炭产业的发展,通过落实长协和政府指导价,促进煤、水、火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