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水电站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能源新观察

春天里的水电站

贵州省能源局门户网站  http://nyj.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7-06 15:22:00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作者:撰文/本刊记者 彭雅 通讯员 张家磊 陈家红  摄影/本刊记者 陈盛康

我有一扇窗户,面朝水库,春暖花开……

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马雄山西北麓,全长449公里,总落差1985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390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积26557平方公里,在滇境河段称革香河,习惯上称北盘江上源。贵州省部分河段长327公里。

北盘江河道蜿蜒穿行于群山之中,河谷大多为V形狭谷,河面狭小,两岸坡陡,多悬岩绝壁,人烟稀少。贵州水电开发50余年以来,由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黔源电力”)开发运营的光照、董箐、马马崖等大型水电站在该流域相继建成,“高峡出平湖”的景观跃然呈现,尤其位于中游的董箐水电站(包括营区)三面环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全中国的水电站中也并不多见。

春天,北盘江万物复苏,翠绿遍野,白鹭翩飞,花香袭人,一个个如明珠般镶嵌在这条美丽河流上的“花园式”水电站,更是风光旖旎、绝美至极!

本期拍摄地:

 

董箐水电站:位于贵州省镇宁县与贞丰县交界的北盘江上,是北盘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第3个电站。工程总投资约69.63亿元,总装机容量为88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近期30.26亿千瓦时。是“西电东送”第二批重点电源建设项目之一,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通航、防洪、供水、养殖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上游为光照电站。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位于北盘江中下游,工程总投资49亿多元,总装机容量55.8万千瓦,年发电量15.61亿千瓦时。上下游分别有光照水电站、规划的马马崖二级水电站和已经投产发电的董箐水电站。该工程也是贵州大型水电站建设的收官之作。

春色

走进春天里的水电站,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春的姿态!

最抢眼的颜色是紫和粉,那是喜爱光照的三角梅。据介绍,水电站多是建在山坳里,因为气流原因,这里气温都要比当地高4-5℃,尤其适合三角梅的生长,逢春夏时节,更是开得红艳似火。

还有随处可见的橄榄绿,董箐、马马崖水电站的员工告诉我们,这些可是真正的野生橄榄树,而且都有很高的“树龄”。在春天,它们尽情抽枝吐绿,到盛夏时节,就会结出大粒的橄榄果,很多山民都会采撷一些,拿回去做成果脯或酿酒,十分甘甜可口。

花园

来到董箐水电站营地,就像进入了一个精致的“大花园”,既有山水风光,也有园林之美——从库区移植来的十几颗百年古树枝繁叶茂,规整的草坪上各种花儿争奇斗艳,通往各处的小路绿荫掩映曲径通幽……篮球场、网球馆、游泳池、健身房、公寓楼、书屋等设施更是一应俱全。

晴天的清晨,一轮朝阳从山的那边缓缓升起,美丽的彩霞洒遍湖面,整个营地仿佛披上一层粉色的薄纱;要是稍有微雨,飘渺的云雾就会呈一条“玉带”环绕湖边群山,若隐若现,美仑美奂!

据介绍,由于水电站远离城镇、地处深山、员工较少,为让“职工满意,安居乐业”,董箐水电站一直把“完善设备、美化环境”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利用建设期留下的废弃土地和报废资产等,不断加大对办公、生产、生活设施的整改力度。同时,结合董箐三面环水的独特景观,用心营造“花园式水电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成就了今天这种仿佛“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景观。

水墨

乘船游览董箐水库,方知“高峡出平湖”是如此壮美雄奇。

董箐库区水面宽阔,水质清澈,两岸大山连绵起伏,植被完好,景致可观。尤其当连绵的青山倒映于碧水之上,仿若一幅大气磅礴的中国山水画,难怪贵州省书法协会名誉主席杨霜也曾在此留下这样的诗句:“环绕奇峰胜碧螺,飞来天镜照山河。擎云石笋高千尺,入峡扁舟听鸟歌。高坝长堤碧浪溶,船舷湖上曳青峰。漫道水深难垂线,竿下邀来南海龙。”

最让人称奇的是,当游船驶入峡谷深处,抬头仰望悬崖峭壁上高速公路穿山越岭,北盘江大桥横跨连通两座大山,才终于明白何谓“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并对建设者们的胆量和智慧钦佩不已。

水墨董箐,这里俨然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工业文明共同挥洒的现实画卷!

诗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著名诗人海子写下的诗句,诗人是纯真的,是真挚的。水电人虽没有海子那般文艺,但他们同样专注和热忱。对他们而言,代替大海的是这一片青山绿水,诗人抒发情怀赞美山川河流,水电人则将光明和温暖传送给每一个家庭,每一座村庄,每一个城市……

翻开关于董箐水电站企业文化的一本小册子,一名叫陈开超的水电人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傍晚,夕阳西下,空气中还充满了不肯离去的热气。漫步于董箐发电厂营地,看着平静的湖水环绕着这座小岛。远处微微的波纹正向我们漂来,在夕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群山环绕让这里充满了宁静祥和,坐在湖边的亭子里,聆听湖水碰击岸边沙石的声音,是那么清脆,远处几只鸟儿悠闲的飞翔,湖中心的轮船上偶尔飘来欢笑声……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怎么感觉似曾相识?梦,一定是梦!”

夜色

夜晚的董箐水电站在各种彩色光带的装点下,显得更加神秘、动人。

仿佛进入了另一个魔幻般的世界,绚丽的灯光、点点的星光、微微浮动的波光,这哪里是一个水电站,更像一个自然天成的水上舞台。静下来,你会发现有鱼儿嬉戏,有蝉儿奏鸣,只是关于这里最美的“歌声”,需要真正用心,才能聆听!

这歌声,就是董箐水电站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并行奏响的绿色旋律“三部曲”——采取设计进水口前置挡墙,只取表层水,这是“工程生态保护之歌”;利用机组最小稳定运行区连续发电运行,确保河道不断流,这是“运行生态保护之歌”; 斥巨资增殖放流、移植古树,这是“物种保护之歌”。

董箐之美,只是黔源电力“两江一河”众多梯级电站的缩影,董箐发电站绿色旋律也是黔源电力实践绿色环保水电模式的缩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