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泉生物质电厂的“黄金比例”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能源新观察

金泉生物质电厂的“黄金比例”

贵州省能源局门户网站  http://nyj.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6-08 15:10:00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撰文/本刊记者 陈盛康 摄影/本刊记者 邓泽见

 

截至2014年,除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已经有28个省(市、区)开发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全国生物质发电累计核准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改写为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似乎成了香饽饽

虽然有技术不断成熟、国家政策扶持的多项利好,但是,投资运营成本大、燃料收集难、燃料质量参差不齐、燃烧率不稳定等多种障碍仍制约着生物质发电,多个项目建设难、成本高、运行差,甚至陷入了困局,香饽饽好看不好吃。

破解众多难题,贵州金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泉)却有自己的独家秘笈,这家坐落贵州毕节市金沙县茶园乡、隶属山东琦泉集团旗下的生物质发电企业,20137月才成立,今年114日就实现了并网发电。按计划,金泉年发电2.16亿千瓦时,为电网输送绿色电力1.9亿千瓦时。

生物质电厂要产生效益,成本控制是核心,我们的秘诀是要像精算师一样计算出燃料黄金配比! 金泉常务副总经理丁向东坦言。

 

投资、运营成本难题

解法一:节省土地成本+减少建设周期成本+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成本!成本!成本!这是丁向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过程中提得最多的一个词,说到成本控制,这是我们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我拉上你说上一整夜,可能也说不完。丁向东说,金泉非常注重成本的把控,这个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资金成本、建设成本、时间成本等多个方面,小到关掉一盏长明灯,大到规划一个厂区的用地面积,金泉无不例外的把控制成本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装机容量3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厂,不管是贵州的还是省外,项目投资一般在2.6个亿,我们一开始也是这么规划的,但是最后项目只用了2个亿。丁向东说,能节约出这6000万,绝不是偶然。

在用地在我们就节约了近100亩,一般的生物质发电厂占地在200多亩,我们金泉只用了135亩。光是用地这一块就节约了将近500万。在金泉的厂区内,我们看到,除了核心的中控办公区和占地面积最多的燃料堆放区外,员工宿舍、生活区、食堂的占地面积都不大,这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项目的用地面积。相比同规模的其他生物质电厂,我们的用工人数要节约至少三分之一,生活区、宿舍、食堂这些地方的占地面积自然就节约下来了。相应的人力成本也节约了下来。

金泉的员工大部分都身兼数职,这一点在企业的后勤部最能体现出来,丁向东向我们介绍,整个金泉的后勤部人员配置,加上司机一共才6个人,这6个人要干文秘、人力资源、宣传、后勤保障,还要加上保卫、餐厅、职工宿舍的管理工作。基本上我们后勤部的人是哪儿需要去哪儿,有时候我们的高管都要做一些类似填表、汇报材料编写这一类的工作。

除了后勤部,在金泉,连最核心的燃料收购部加上分管副总、燃料采购区域经理、过磅员、总共都只有5个人。岗位配置上,我们没有像其他电厂那样分得那么细,在金泉,两个人基本上要干三个人的活,所以在人力成本这一块,每年我们要节省差不多300万。

在建设期间,项目部最开始只有3个人,最多的时候也不过10个人。但这并不是我们项目建设中最省钱的部分。丁向东告诉我们,在整个金泉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从设计到安装再到施工,用的都是琦泉集团自己的公司,所以金泉的项目设计和安装成本,大概只有同级别其他项目的50%

项目建设的周期也直接影响到投资,迟一天完工,都多烧一天钱,早一天完工,就多发一天电,在琦泉集团内部,我们创造了一个金泉速度,从201310月我们公司同金沙县政府签订协议到2015114日项目并网发电,我们仅仅用1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个3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生物质发电厂。

2014年大年初六,年都没过完,几个项目主要负责人就冒着大雪开车从山东连夜往贵州赶。丁向东说,在项目建设的那段日子里,项目部每个人的桌子上每天堆着的代办文件都有一尺厚,每天开早会,汇报前一天安排工作的完成情况,也安排当天的新工作,当天的工作必须当天完成,如果完不成,必须要有详细的原因,否则就要罚款。

燃料收集、质控难题

解法二:杜绝吃拿卡要+搞好收购服务+三天回款提高燃料经纪人积极性

大多数的生物质发电厂都是被燃料拖垮的,有的是燃料供应不足,炉里没东西可烧,只能停工,有的是中间人和厂里的质检、过磅员串通好了弄虚作假,最终受损的还是企业。说起如何解决燃料供给不足和质量难以把关的难题,丁向东很有心得。我们每天要烧500吨燃料,光靠金沙的燃料怎么够?所以金泉的选址是很有讲究的,一路过来你们可以注意到,我们这里,过了一条河就是遵义县,实际上,金沙和遵义两个地方的生物质资源我都可以用,燃料收购的覆盖半径超过60公里。丁向东说,作为全国第二大的酱香型白酒产地,金沙酒糟里高达60%含量的稻壳是非常主要的燃料资源。虽然地处金沙县内,但是金泉和一河之隔的遵义县政府已经签署了燃料供应协议,遵义县有一个占地40万亩的辣椒基地,收割后的辣椒杆将成为金泉非常重要的燃料支撑。另外,油菜杆、烟叶杆、玉米秆,建筑废弃木料,这些燃料每天都源源不断的送到厂里,通过燃料的多样化,基本解决了生物质燃料季节性过强、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不过这只解决燃料的供给问题,把优质的燃料收到厂子里来才算是完成燃料的收集。在收购燃料的过程中,和其他的生物质电厂一样,金泉同样面临着收购难、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燃料经纪人弄虚作假等情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把买东西当成卖东西一样做好服务。这是丁向东重复了三遍的法宝,这个法宝里的核心内容就是三天付款。金泉设立了专门的燃料账户,账户里的金额保持不低于200万,实现对燃料经纪人的付款周期不超过三天,只要化验合格,不论出现什么情况,燃料的款项支付第三天内必须到账,否则我们会对财务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处罚!丁向东说。

成为我们的经纪人的门槛很低,因为我们回款快,一开始有个三五万,就可以来做我们经纪人了,资金周转期只有三天,很快又可以组织运送第二批燃料。对经纪人而言,他们的雪球很快就越滚越大,积极性越来越高。他们更努力的组织燃料搜集工作,保障了对我们的燃料供应,我们也就避免陷入无料可烧的尴尬境地。

不过刚开始,收燃料也不容易,看到甜头了自然就愿意参与。丁向东告诉本刊记者,起初他们说要收购秸秆、麦壳的时候,搭腔的村民不多,直到先树立了一批典型供应商和经纪人之后,才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了燃料供应商的行列。村民们思维方式转变速度很快,我们从去年10月份开始燃料的收集工作,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有经纪人自己花十几万购买了燃料破碎设备,给金泉直接提供价格更高的成品了。按现在的价格预估,我们的燃料供应商每亩地每年能增收120-150元,全年总共能为覆盖地区农民增收6000万元。丁向东说。

燃料的收集问题解决了,但如何控制进炉燃料的质量,避免弄虚作假呢?金泉也有自己的对策。一是我们燃料收购价格要比一般的生物质电厂高出20块钱/吨,这样一来,就保证了经纪人获得更高的效益,他们也就懒得搞那些掺假的事情。二是我们在做燃料化验时,采取的完全隔离的模式,检验员在化验某一批燃料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哪个经纪人送来的燃料,可以说是阻断了徇私的路子。最后我们还实行关键岗位轮换制度,一个人在某一个岗位上不能干的太长,一般是半年到一年就必须换岗位。这三个办法的同时作用,基本解决了我们燃料的质量问题。虽然表面上看,燃料收购的单价提高了,但是杜绝了掺水、掺杂这些问题后,实际上是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杂质对锅炉的损害。丁向东说。

生产成本控制难题

解法三:像精算师一样计算出燃料黄金配比

生物质电厂要产生效益,核心的部分还是在生产,我们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个个都像精算师一样。说完,丁向东对分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林洪涛笑了笑。算算算,每天都得算,这就是我们部门的人每天完成生产工作以后都要进行的工作,从今年114日试运营以来,除了春节停工那几天,我们已经算了40多天了。林洪涛告诉我们,所谓就是算燃料的燃烧能指标。因为贵州生物质燃料的情况比较多样化,所以每天进炉的都是用经过配比的多种不同燃料,而不同的燃料配比会影响到燃烧效率,从而影响到发电效率,因此,如何科学的配比各种燃料,最大程度节约成本,花最少的燃料发最多的电,就成了生产技术部门最关心的问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我们的高端技术人员都是从山东过来的,不清楚贵州这边的燃料情况,而且就算是一样的燃料,每个季度的气候不同、雨水不同,同种燃料的含水量、成分指标也不同,所以要想总结出最高效的配比成分,唯一的办法就是算,没有捷径可走。

一般企业干不了这事,这事太劳神。丁向东接着说,金泉的指标控制非常严格,每天的生产报表都很详细,今天烧了多少燃料发了多少电,常规电是多少,燃料消耗是什么情况,收入是多少,成本控制在多少,天天算账,为什么今天燃料比昨天消耗得多,天天找原因,非常劳神,必须要有很强的主人翁精神,像精算师一样计算出燃料黄金配比。

据丁向东介绍,金泉每年要“吃掉”30万吨燃料,全年计划发电2.16亿千瓦时,为电网输送绿色电力1.9亿千瓦时。不过,即是精细如斯,在现在国家补贴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按现在的0.372元的上网电价,如果不是母公司山东琦泉集团的补贴,金泉也没有办法持续运作。丁向东告诉我们,按目前每个月200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计算,琦泉集团每个月还要补贴760万给他们,才能保证项目的持续运行。不过谈到未来,丁向东还是显得很有信心,他说,下一步,他们要再调控一下燃料收购成本,挤出一些资金来,同时,随着工作流程的不断磨合,他相信也能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金泉是我们在贵州部署的第一个生物质发电项目,今后琦泉集团将在贵州投资更多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所以金泉一定要做好,做出标杆效应,成为琦泉集团走出山东,立足西南的第一个桥头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