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本刊记者 彭雅
再过一个月,就是今年37岁的班元仁进入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贵州分公司”)加油站工作整整9年。
“以前我看到排气管出来的黑烟就躲,那是我最怕的,吸进肺里就出不来。”班元仁很直白地从视觉感观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原来的普通柴油升级成国三再到现在的国四标准后,在加油站就遇不到冒出来成团的黑烟的柴油车了。”在他看来,不光看不到黑烟,连尾气的气味也淡了很多。
“尾气污染物的降低是因为油品质量的提升,环保要求的提高,用句时髦话来讲,我们国家的石化油品升级真的蛮拼的!”班元仁呵呵一笑。
从2006年成为贵阳团坡桥加油站的一名普通加油员,到现在成长为贵阳长吉加油站的站长,班元仁的职场生涯得以进步。而这些年,也恰好是中国成品油升级“飞跃”的重要时期。
贵州省成品油流通商会副秘书长刘天相告诉本刊记者,眼下,在治理雾霾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环保问题后,很多人对我国的油品质量提出了质疑。实际上,目前我们的国五汽油标准,主要指标已经与欧洲现行标准水平相当,达到国际最高水平。尤其是中国仅用十多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的油品升级路——
第一步,2003年1月1日起,汽油质量升级为GB17930-1999无铅汽油国家标准,汽油中硫含量由不大于1500ppm(ppm为浓度计量单位,1ppm为百万分之一)降低至800ppm以下;
第二步,2005年7月1日起,升级为修订版GB17930-1999无铅汽油国家标准,汽油中硫含量降低至500ppm以下;
第三步,2010年1月1日开始,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汽油国三标准,汽油中硫含量降低至150ppm以下;
第四步,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过渡期截至2013年年底,汽油中硫含量降低至50PPM。
第五步,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过渡期截至2017年年底,根据实际情况会适当提前。过渡期结束后,车用汽油新标准将成为强制性标准。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部分地方已先期实施相当于国五标准汽油。
去年,国家能源局印发了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通知,明确指出,以2014年为起点到2017年的3年,将作为全国车用汽柴油达标国五标准的时间节点。
“对于重点城市,油品升级只有1年的生死时速期,全国铺开也只有3年时间。”贵州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处长黄献喜指出,事实充分说明,我们正在一条追求更高品质清洁成品油的大道上“奔跑”。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贵州也在不断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去年1月1日,贵州省内所有成品油经营企业销售的车用汽油全部更新为国四标准。不久前,贵州车用柴油也正式迎来“国四时代”。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和贵州省商务厅印发的《贵州省推广使用第四阶段车用柴油实施方案》的要求,2015年 3月20日零时起,贵州省所有加油站禁止销售达不到国四标准的车用柴油。贵阳、遵义、安顺已从2015年1月1日起试点销售国四车用柴油。
据了解,与国三柴油相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硫含量低,柴油硫化物含量比由原来的350PPM减至50PPM,按照贵州省车用柴油年销量400万吨计算,全年可减少汽车尾气硫排放1200吨,折算每天可减少硫排放3.29吨。同时,国四柴油车辆使用的高压共轨技术,能促进国四柴油充分燃烧,车辆动力更强、更节油,减少尾气排放总量。
“作为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过去10年,中石化在炼油板块就累计投入2000亿元,用于成品油质量升级。这次为让车主更快、更好地认知国四柴油的各种优点,贵州公司在过渡期间投放国四柴油按国三价格销售,增加进货成本就高达6000万元。” 中石化贵州分公司何建新告诉本刊记者。
但是,油品升级不仅与石油石化企业有关。本刊深入调查之后,发现这是一场不孤单的“战役”,油品质量的升级需要更多人、更多行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