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员工正在安装供电线路
文图/本刊通讯员 陈举 蔡兴文 黄婷婷
10月,秋高气爽,金桂飘香。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侗寨板兰片区久违的芦笙酒歌再次响起,一排排别具北侗特色的新屋典雅别致,一条条新装的入户电线排列整齐,屋内卧室、厨房干净整齐,新买的电视机正在播放精彩的节目。
金色的阳光照耀在邰乔良家的新房子上,大门上的对联门栏上火红的新对联与新入住村民邰乔良的新衣裳相得益彰,横批“共产党好”分外鲜艳。
“感谢政府和各个单位,发生火灾后,你们在第一时间就来帮我们架线接灯,现在又为我们新建的房屋安装了规范的电线,谢谢你们的真情帮助。” 邰乔良对前来巡视维护的供电所人员动情的说。
2014年1月25日,报京侗寨发生火灾, 300 多年历史的大寨百余栋房屋被烧毁,290余户1180余人受灾。一夜间,一把大火几乎将整个寨子化为灰烬。
为尽快灾后重建,恢复受灾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解决困难,做好群众思想动员工作。残壁断垣中的报京大寨陷入一片黑暗,“电”成了所有人的期盼。通电,不仅意味着给灾区人民带去光明,更将照亮他们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复电工作必须与搭建帐篷同时跟进!”这是贵州电网凯里供电局局长王祥在火灾发生当晚现场作出的明确要求。
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复,如何为灾区规划一条更坚强、更科学的供电线路,成了供电部门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贵州电网凯里镇远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做好科学的供电线路,必须对当地地域环境进行了解,要统筹兼顾灾区电力需求和电网发展,同时要密切结合当地政府对报京大寨重建规划,从而提高电网科学化布局及设施的抗灾能力。
重建的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提高了低压配电网建设标准,并按照4A级景区进行科学定位、规划和施工,考虑到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电网负荷增长,做了电网中长期的规划,确保了报京20年内经济发展需求。
笔者在现场看到,灾后重建的10千伏及以下报镇线配电网工程,严格按照南方电网标准建设要求规范开展样板点施工。配网工程中的台架变也统一按照贵州电网公司10千伏台架变“四个标准”中标准施工作业指导书完成项目内台架变标准施工。
“报京大寨灾后重建工作在2014年8月完成了所有项目的前期工作,重建工程于9月开始实施,并于10月全面完成电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镇远供电局灾后重建负责人王建源介绍说。
在灾后重建的几个月里,镇远供电局员工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争分夺秒,抢进度、赶工期,为的就是让灾区的老乡们早日搬进新家,用上规范、安全、可靠的电。
“现在的新家,到处都是亮堂堂的,感谢你们为我们做的一切。” 邰乔良一边兴奋地张罗着新购置的家用电器,一边不忘挽留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在家多喝上一杯茶。
在崭新的报京大寨新居中,供电人用心点亮着灾区人民心中的明灯,用实际行动兑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庄严承诺。邰乔良高兴的对笔者说,过几天家里还要添置几样电器,“你们供电局把我们老百姓用电操心的事情都想到了,服务真是又快又好!”
据悉,截至目前,重建房屋已初具雏形,供电线路及电表安装已基本完成,受灾群众已陆续搬进新居。报京灾后电力重建工程总投资50.66万元,其中新建10千伏送电线路5条,总长2.205千米,新建电杆25基,新装电杆30基,新增标准台架变4台,容量1260千伏安,改造居民户表296户。
“从发生灾难到现在的科学电网规划,供电部门都是在第一时间出现,都是用心服务,特别是在重建工作中,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使得重建工作顺利有序进行。”镇远县报京侗寨重建指挥部负责人对供电部门是这样评价的。
“一杯酒来清又清,全国投资建报京,如今报京建设好,胜过贵州一座城⋯⋯”傍晚的新报京侗寨,灯火辉煌,悠远的侗家歌声回响在山间。
灾区的村民向供电员工送上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