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本刊记者 查毅
七八月间,平均气温23℃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28℃,相对湿度在75%左右,紫外线强度较弱⋯⋯炎炎夏日,这组数字,看看都爽!
这是在贵州,这就是爽爽的贵阳。
“绿水青山长对吟”。500年前,写这样诗句的王守仁在贵州龙场大悟,创“心学”,倡“知行合一”,3年贵州历练,成就一代宗师,也使贵州扬名。但阳明先生不可能想到的是,当年他面对的“群山环峙、森林茂密”之处,早已不是“蛮夷”之地,而且喀斯特地貌、气候宜人、山青水绿等等独特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越来越声名远播。500年间,虽然贵州多为“天少晴、地不平、人缺银”所困,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改变了“环境”、交通改变了“地理”,能源刷新着“版图”,后发正在“厚发”。过去五年,贵州的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翻了一番以上,近两年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
6月以来,一系列引领性事件和引人瞩目的消息,更是标志着贵州这个能源大省谋动“生态大时代”的战略成效。6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6月9日,贵州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全面安排部署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6月23日,包括贵州施秉喀斯特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遗项目获批通过;7月10日,中国广核集团等大型央企将和贵州签订开发清洁能源千亿大单。
绿色名片、金字招牌
绿水青山是贵州的生态优势,贵州的能源资源更具综合优势。贵州能源集煤炭、水电、煤层气、页岩气四大资源于一体,储量大,全国独有。
细心的人可能注意到,今年三四月份,在多地一片雾霾笼罩下,环保部发布的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贵阳市空气质量连续两个月排名全国前十;截至去年的数字表明,贵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2018.82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的45%,比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较全国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
这些代表性数字,正是贵州谋动“生态大时代”的直接体现。近年来,贵州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法规和举措,初步形成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今年5月,“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正式通过;此前,贵阳市出台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成立了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审判庭。
还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连续举办5届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也已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2014年年会,将成为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和高端助力平台。据介绍,2014年年会期间,贵州清洁能源不但将签下千亿投资大单,而且,相关分论坛上的“中美页岩资源与勘探开发技术比较”、“页岩气产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市场”、“点绿成金,南南共赢”、“中非合作开发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解决方案”等等,将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多的强劲支撑。
气候宜人,山川秀美,能源富集,发展加速,正是贵州的绿色名片、金字招牌。
顺应大势,抢先一步
保持绿水青山,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发展理念的提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必须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提升,指明了发展的根本方向,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旨。
生态文明建设,很大程度取决于能源结构调整。
从发展趋势和总体看,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现端倪,页岩气、可燃冰、电动汽车、节能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带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巨大变革,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6月1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强调,我国将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作为长期战略。将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上升到“革命”的高度,不但预示着能源领域或将在未来数年中发生根本性的重大变化,也意味着将形成以新能源开发为标志的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果说在传统意义上贵州的确欠发达、欠开发,在历史进程中落后了一步,那么,顺应能源“革命”这个发展大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纲,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在不断提高能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上抢先一步,将探索资源能源富集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更加落在实处,就会更迅速地步入后发快车道。
既赶又转,绿色崛起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使贵州的区位劣势与资源、环境和生态优势对比明显。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但环境承载能力弱,贫困面还比较大、贫困人口还比较多,发展条件、发展基础也比较弱,发展任务很重;而且,在发展方式上,贵州仍然较为粗放,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煤炭、磷矿、铝土矿等资源,煤炭、电力、化工、有色、冶金等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能耗强度是全国的2倍多。
山青水秀但贫穷落后不行,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也不行。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贵州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
2012年国发2号文件明确贵州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贵州迎来产业发展的大时代、加速度;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可以说是贵州又迎来了“生态发展大时代”、大转折。这是在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机遇面前“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大好时机。
抓住这样的大好时机,首先要严守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条底线,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继续保持天蓝地绿水清;其次,能源大省更要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努力成为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能源科技创新的引领区和清洁能源综合开发试验区。在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探索清洁能源综合开发模式,在水电、风电、生物质能、煤层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项目开发的同时,推进传统能源煤炭的清洁化利用,真正走出一条既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又能促进能源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路。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前景和政策环境”、“政府的绿色制度框架与智慧能源产业”、“中英洁净煤技术”等等重要主题,都从不同的角度,预示着贵州能源发展的方向和亮点。
绿水青山好“对吟”。有着环境、资源优势的“生态贵州”、“能源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下,在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的推动下,发展再加速,转型正当时,“绿水青山”加“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后发赶超,绿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