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国晶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六盘水市加快培育煤炭内外市场份额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煤炭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煤炭产能释放问题
按照《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省能源局采取多种措施加快煤炭产能释放。
一是强化财政及金融支持,推动先进产能加快建设。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制定印发《贵州省能源结构调整基金设立方案》、《贵州省能源结构调整基金管理办法》和《贵州省煤电保障投贷联动实施方案》、《贵州省煤电保障投贷联动资金实施管理办法》,建立投贷联动机制、设立能源结构调整基金,2018年11月30日组织召开全省能源结构调整基金和煤电保障投贷联动座谈会,2019年4月26日组织召开全省基础能源产业政银企对接会,通过省级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缓解煤矿资金困难。截止目前累计投放资金40.7亿元,其中六盘水市35个企业(项目)共计获得支持20.6亿元。
二是加快煤矿“两化”改造,推动存量产能转型升级。出台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验收暂行办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省实际的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路径和技术标准体系;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智能机械化改造实施梯级奖补,累计拨付奖补资金15.7亿元。通过政策和财政资金引导煤矿开展“两化”改造,截止目前全省实施综合机械化改造煤矿129处、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326处、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升级22处,采煤机械化率达到72%,比2016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其中六盘水市实施综合机械化改造27处、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97处、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升级10处,分别有10处、53处、5处已通过验收。并向国家煤监局申请将六盘水市纳入煤矿机器人研发试点应用配套的示范基地,并选择煤矿纳入全国煤矿机器人试点范围,试点应用掘进类、采煤类、运输类、安装类等4类共29种机器人。
三是开展专项服务,引导煤矿采掘接替和复工复产。引导各煤炭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掘接替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和接续工作,避免煤矿采掘失调产生的安全风险。对生产不正常和停产煤矿进行分类管理,“一矿一策”引导具备复工复产条件的矿井快速通过复工复产验收,督促生产煤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产能利用率,提升煤炭生产能力。
四是优化煤矿安全监管,保证企业正常生产。逐步改变以往部门执法人员当煤矿“隐患排查员”的保姆式做法,通过监管追责问责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实施“清单式”和“告知式”执法,分专业制定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清单,组织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照单检查,开展预防性技术监管、信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专项、主体企业安全监管等专项监管执法,完善安全诚信体系,落实安全举报、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等制度,严厉打击“五假五超三瞒三不”等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增强煤矿企业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真正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优化隐患整改验收程序,加快验收安全“体检”以及专项执法行动中被叫停的煤矿,对符合安全条件的尽快恢复生产;实行地方政府简政放权,根据国家煤监局下发的《煤矿复工复产验收管理办法》要求,及时制定下发了《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复工复产验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指导全省煤矿复工复产工作。市(州)及相关部门不再重复组织复工复产验收。2018年全省煤矿生产天数达261天,较2017年增加56天,2019年预计进一步提高到280天左右。
二、关于电煤任务问题
2016年四季度以来,煤炭市场整体处于供需失衡状态,供小于求导致煤炭价格一路高涨,市场动力煤(5000大卡)价格达到600-700元/吨。由于我国电力体制限制,电价实行国家统一定价,电厂对煤价的承受能力有限,完全依靠市场竞争不能完全满足发电需求;但同时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要素,是保证整个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基础,一旦出现短缺,将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进而影响我省后发赶超和脱贫攻坚等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加强电煤供应,保障发电需要,满足全社会对能源要素的需求,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出台了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旨在通过综合施策,推动产供储销各环节的协调发展,解决煤炭、火电、水电长期不平衡不协调的深层次矛盾,确保电煤供需稳定、电煤储备充足、能源保障有力。
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两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各煤炭企业深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从全省大局出发,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等方式,保证了全省电煤供应,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全省原煤产量明显提升,电煤紧张局面有所缓解,省能源局已适当调整电煤任务量,降低电煤占原煤的比例,保证省内优质焦煤、块丁煤等能够通过市场进行销售。2018年全省调度原煤产量1.1亿吨,2019年预计进一步提高到1.25亿吨;电煤保供任务占原煤产量的比例从2017年的77.7%下降到2019年的58.9%,煤炭企业市场销售煤炭量逐步增加。
按照您提出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两项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推动煤炭先进产能释放,提升煤炭市场供给能力;二是科学安排电煤保供任务,确保全省发电需求的同时,支持煤炭企业积极拓展市场,促进煤电的协调发展,实现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的工作目标。
(此页无正文)
贵州省能源局
2019年6月14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梁郑;联系电话:0851-8683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