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能源局对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16号建议的答复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专栏

省能源局对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16号建议的答复

贵州省能源局门户网站  http://nyj.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9-07 16:42:00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尊敬的王泉松代表: 

感谢您对我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关心!

您提出的《关于全省煤矿兼并重组工作的建议》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省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政策措施出台背景

我省是南方煤炭资源大省,是国家规划的云贵大型煤炭基地的主体,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重点省份煤炭经济占我省国民经济的比重较大,但我省煤层赋存条件较差,地质构造较复杂,开采技术难度较大,煤矿“多、小、散、乱、差”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为从根本上改变我省煤炭产业结构性的问题,我省在“十一五”就着手研究进一步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安排我局在借鉴外省工作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并反复征求省有关部门及部分煤炭生产企业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6号)下发后,根据文件精神及2011年4月14日省长办公会会议纪要(第62期)的要求。我省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47号),2011年5月6日在贵阳召开了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议,对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成立了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能源局。但由于省内对具体目标和任务有分歧,工作未能实质开展。

2012年,《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矿产资源配置体制改革的意见》(黔党发〔2012〕18号)针对我省实际,提出了“十二五”期末将全省煤矿企业调整到100个、矿井1000处左右,全省各类煤矿必须参与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主体企业(集团)规模最低不得低于150万吨/年的明确要求。我局充分揉和了多次基层实地调研的成果,认真听取了各市(州)针对本地实际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建议,学习并消化了兄弟省份的成功经验,草拟了初稿,经多次征询了个有关部门的意见修改后,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能源局等部门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61号)于2012年12月17日下发。同时,领导小组组长调整为谌贻琴常务副省长,副组长为王江平副省长,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工作。

2013年上半年我省盘县、水城县、平坝县连续发生几起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5月16日王勇国务委员在我省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精神并作重要指示,十一届省委常委会35次会议随即对兼并重组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厉的要求,明确“用1年时间把全省煤矿数量控制在800处左右”。我省重新对兼并重组的思路和目标进行了调整,同时根据陈敏尔省长对做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指示精神,省政府办公厅统一安排,组织了四个调研组,分别由副省长王江平,省政府副秘书长吴勇、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付京、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带队于7月7日至9日分赴毕节市、黔西南州、遵义市和六盘水市等4个市(州)进行了实地调研。各调研组分别召开了市(州)、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座谈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座谈会和参与兼并重组煤矿业主座谈会等3个座谈会,实地走访了参与兼并重组的煤矿和主体企业,收集了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主体企业和煤矿业主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宣传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有关政策,现场解答了主体企业和煤矿业主提出的有关问题,又再次赴山西、河南两省实地调研学习。经7易其稿,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就敏尔省长提出的相关问题逐一汇报解答。在此基础上省能源局会同相关单位配合省政府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46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政策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47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督导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205号),省委、省政府也在我局相关评估报告的基础上专门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信访维稳工作的指导意见》(黔党办发〔2013〕19号)。2013年9月5日,陈敏尔省长亲自出席了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视屏会议,并在会上对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目标是按照总体规划、分类指导、总量平衡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实施,积极稳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力争到2014年上半年完成兼并重组煤矿分类处置任务,煤矿企业(集团)控制在100个之内,全省正常生产、建设煤矿数量减少到800处左右。通过兼并重组,全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规模不低于45万吨/年,其余矿井设计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万吨/年,全省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0%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含机械装载)达到85%以上,技术管理和从业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

2013年为促进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省人民政府又先后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46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政策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47号),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配套下发了兼并重组实施细则、主体企业资格申报、主体企业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和兼并重组涉法涉诉、安全生产、煤炭市场风险评估报告等文件,编印了《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文件汇编》和《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宣传手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确了兼并重组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按照“总体规划、分类指导、总量平衡”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实施”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二、我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进展情况

我省煤矿兼并重组工作自2013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各煤矿企业积极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截止2014年6月30日,全省正常生产、建设和联合试运转煤矿由1704处控制到808处,基本完成了兼并重组第一阶段总量控制的目标任务,目前已控制到了799处。二是全省99%的煤矿已参与兼并重组。截止目前,全省已公示基本具备主体资格企业128家,参与兼并重组的煤矿1688处、矿权65处,全省仅16处煤矿尚未参与兼并重组,被列为安全重点监管对象。其中实施方案上报审查的主体企业117家,涉及煤矿1615处,占参与兼并重组煤矿的96%。三是全省90%的煤矿已完成实质性过户。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截止目前,全省已完成兼并重组采矿权变更和出具交易鉴证手续的煤矿1519处。四是全省82%公告确认的主体企业实施方案已审批。截止目前,全省共公告确认的主体企业110家,其中99家主体企业实施方案已经兼并重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审,同意批复的主体企业93家(已批90家)。

目前我省兼并重组工作已进入“分类处置煤矿,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全省煤矿本质安全水平”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我省将按照兼并重组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继续深入推进兼并重组工作,在加大关闭退出煤矿力度的同时,确保全省煤炭市场的平稳、生产安全和社会安定。

三、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出现“进不了、退不了”的原因分析

针对您所提的“进不了、退不了”的原因我局也进行认真分析,“留一关一”的政策是因为我省煤矿总数有1704处,要实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的总数800处的控制目标就必须总量减半。我省兼并重组工作的思路是通过鼓励各类具有资金、技术实力的主体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展兼并重组,通过关闭煤矿换取资源配置和未来市场,发挥主体企业的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了主体企业参与兼并重组的积极性。由主体企业依据规划,按照煤矿总量“减半”原则编制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地整合优质资源,淘汰不良资产,自主确定保留和关闭煤矿名单,确保了全省煤矿总量“减半”,同时又彻底避免了政府强制整合可能出的拉郎配或强制关闭煤矿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涉法涉诉和不安定因素。鼓励主体企业关闭条件差的煤矿,保留条件好的煤矿,关闭煤矿的剩余资源可置换整合到保留煤矿的周边空白地带,极大地提高了主体参与兼并重组、关闭煤矿的积极性。异地资源置换整合既为我省条件差的煤矿有序退出提供了机遇,减轻了当地政府的压力,又为主体企业选好点、布好局、建好矿奠定了基础。

四、省政府出台政策措施,切实帮助煤矿企业扭亏脱困,平稳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2014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煤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此影响,我省煤炭行业也面临价格下滑、市场萎缩等困难和问题。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省煤炭经济在维持总体平稳的同时,市场需求持续放缓、煤炭价格进一步下滑,多数煤矿企业经营困难,有些甚至面临全面亏损。为切实帮助煤矿企业扭亏脱困,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煤炭工业稳定运行,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我局于今年3月份分3个组对全省煤矿经济运行情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我局会同相关厅局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30条帮扶煤矿企业脱困的具体措施,5月4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发展工作措施的通知》(黔府发〔2015〕22号),从规范税费征收、落实支持政策、强化金融支持、促进煤电互动和优化办事程序5个方面进一步减轻煤矿企业负担。另外针对我省煤矿主体企业资金紧张和融资难的问题,我局于今年4月份在全省开展了主体企业融资和招商需求的统计工作,经过与金融部门对接,5月29日召开贵州省能源项目政金企合作融资推介会,会上9家金融机构与能源企业现场签订融资协议,总金额达122.13亿元,其中涉及5个煤炭企业集团,融资金额62.13亿元。全省将采取一揽子帮扶措施让真正有实力的主体企业能够“进得了”,被兼并煤矿能够“退得下”,生存下来的主体企业能得到发展、壮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