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用煤淡季,但今年的煤炭市场,却给我们上演了淡季不淡的行情。一方面,主产地煤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约一周前,内蒙某些煤矿煤价开始上调10元/吨。另一方面,港口价格也火热回升。以北方港5500K动力煤为例,目前主流成交价为600元/吨左右,比春节期间上涨了15元/吨。此外,几天前动力煤1705合约曾从530元一跃涨至550元,猛涨20元!
煤价在淡季还能如此高调,难免会让人感到异常。但细细分析,自会发现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因为现阶段支撑煤价上涨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一、多方库存紧张,补库需求助推煤价上涨
近期,无论是港口存煤,还是电厂的库存量,都十分紧张。中国煤炭市场网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13日,国投京唐港存煤已经降到了168万吨,国投曹妃甸港存煤降为235万吨。17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降至456.5万吨,环比上周下跌9.2%。当前在秦皇岛港,伊泰、神华等部分主流煤种开始出现缺货现象。
同时,2月份以来,全国508家重点电厂整体开工率已达到67.4%,但供煤量并未完全恢复,较节前水平相差约50万吨/日。更为紧张的是,电厂煤炭库存也在不断下行。截至2月10日,全国508家重点电厂煤炭库存量下降至5959万吨,可用天数仅为18天。库存处于中低位水平,电厂补库需求明显。
二、冰雪天气突袭,为煤价上涨做贡献
近几日,内蒙古中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地部分地区都将陆续迎来较强降雪,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甚至有可能出现2017年以来的最强降雪。此次大雪也给煤价上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降雪不仅会减缓产地煤矿的复工速度,加剧目前产地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同时也会对煤炭运输造成一定阻碍。
三、“两会”在即+煤矿大检,利于煤价上涨
每年的“两会”期间,煤矿安全问题都会成为焦点。部分煤矿也会面临着停产压力。因此,为保障开会期间的库存量,有些下游用户也会提前采取补库行为。此外,今年3月至年底,相关部门将对全国所有煤矿及其上一级公司进行全面安全“体检”,市场看涨情绪也较为浓厚。
利好因素如此多,煤价怎能不上涨呢?还没抓住机会的你,赶紧出手吧,能涨多少就抓紧涨多少,指不定哪天又要降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