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财网消息,日前,在山西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称,该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基本完成,户均产能由70万吨提高到2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部完成。
据了解,经过近两年的推进,山西全省焦化企业数量从223户减至80户,减少64%,户均产能提高了近2倍。
山西省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年产焦炭9000余万吨。但从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焦炭出口受阻,加之产能过剩、需求不振、化产加工薄弱等多重因素影响,山西焦化行业整体陷入低迷,连续几年处于亏损状态,企业竞争力下降。
2012年5月山西省印发了《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对焦化行业实行兼并重组。截止到2013年底,除了个别企业因为股权或产能被法院冻结,仍然在办理工商登记变更外,其余被兼并的企业均已基本完成实质性重组。
山西省焦化企业户数明显减少,规模效益开始体现。完成重组的企业,通过统一采购、销售、配煤、管理,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盈利水平显著改善,减亏扭亏趋势明显。
目前,山西省已经基本形成孝义、介休、洪洞、河津四个千万吨级焦化集聚区,清徐、潞城、襄汾等一批500万吨级的焦化集聚区,集聚区内产能达到全省的70%。同时,省内5.5米及以上的大焦炉产能共计6546万吨,占全省的43.6%,相对2010年增长4.36倍。
中宇资讯焦化行业分析师战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去年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及进度确实明显加快,从全国范围看,河北淘汰落后产能的效果也较为明显。“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现在的焦化行业还仅是表面形式上的整合,还只是简单的企业组合,小公司并入大公司,并未达到统一管理,实现预期的大融合。”战伟如此说。
据其介绍,由于人员的去留和调动、被整合企业抵触等问题难解,可能阻碍焦化行业真正意义的融合。“所以,接下来的整合还需要国家的强制实施,及一段时间的调整。”而基于我国小企业众多,战伟认为,实现真正融合可能需要3-5年,或许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