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天然气管线贵州段一次点火成功
10月18日,国家重点工程中缅管线贵州段在贵阳压气站点火成功,结束了贵州没有天然气管道的历史。
9月底建设完成的中缅天然气管线,经过试压、注氮、置换等流程,10月18日在贵阳压气站一次点火成功,标志中缅管线贵州段全线贯通投产。
贵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生活用气以前一直用煤气,煤气的安全性、清洁性、经济性远不如天然气,近年虽然少量用上天然气,由于贵州没有天然气管网,需要槽车从四川、沿海等地运来。
中缅管线沿线,贵州将建车用天然气项目、天然气调峰电站项目和低碳工业园等项目,大大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按计划,到2015年,贵州天然气用量将达到20亿立方,到2020年达到60亿立方。
中缅天然气管道起自缅甸皎漂市,从瑞丽进入中国境内,经贵阳到达广西贵港市。管道干线全长252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它是继中俄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海上能源进口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它的建成将有利于实现天然气运输渠道多元化,推进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中贵天然气管道贵州省境内全长约356km,起于遵义市习水县,止于贵阳市花溪区,途经3市5区7县。沿线设置3座站场,分别为:遵义输气站、贵阳北输气站、贵阳输气站,设置20座线路截断阀室,4座干线阴极保护站,其中,有5个阀室为所在县市预留分输口。
中贵天然气管道(贵州段)拟计划于10月22日开始注氮投。预计11月中旬,中缅、中贵天然气管道将会全线贯通,为贵州人民送上安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这项惠民兴黔的民生工程,必将为贵州省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在解决城市污染问题、改善民生环境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