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为突击完成
“
十一五
”
节能减排任务,一场强制性的限电风暴正在各地涌动。有分析认为,一些地方对高耗能企业
“
拉闸限电
”
等等这样的行为将对钢铁、煤炭、柴油三大产业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限电减产会对钢铁、煤炭产业影响最大
首先,钢铁行业作为耗电大户,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限电措施可能影响国内钢铁产量
2570
万吨左右,约占单月全国粗钢产量的
40%
左右。其次,而拉闸限电受影响最为直接的还有上游的煤炭需求。随着气温下降,民用电需求将不断回落,动力煤市场也开始步入传统需求淡季,如今再加上各地强制性限电力度空前,电煤需求明显回落,价格下行压力已经显现。
卓创资讯统计显示,作为全国动力煤市场风向标的秦皇岛港,上周各热值动力煤价格再次下跌
5
元
/
吨,降幅达
7%
。而本月神华、中煤的价格也小幅下调,神华下调
10
元
/
吨,现
5500
大卡动力煤平仓价
710
元
/
吨;中煤
5500
大卡动力煤平仓价
725
元
/
吨,下降
15
元
/
吨。柴油方面,息旺能源分析称,唐山钢铁企业的大部分铁矿石原材料是靠进口,在产能减少、原材料需求降低的情况下,码头物流运输也会受到影响,而这些物流企业是炼油企业的主要柴油客户,对柴油销售的影响不容忽视。
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增购柴油发电机,相反提升了发电用柴油需求,令柴油消费此消彼长,相比上述两大行业市场影响并不明显。
“
一刀切
”
政策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初衷
2010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以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社会公布了
18
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按照
“
时间表
”
,很多企业要在
2010
年
9
月底前关停,重拳淘汰落后产能的警报拉响。但是因为一些地方决策者盲目追求
GDP
快速增长,这一政策始终落实得很艰难。现在累积到
“
算总账
”
之时,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在考核时过关,于是出现了全民限电的
“
怪招
”
。
这种为应付节能大考的作弊行为,对于那些踏踏实实为节能减排进行技术投入和改造的企业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初衷。在中国,工业能耗数量大,占全社会能耗的
71%
,因此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工业。但是,节能减排不等于拉闸限电,而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腾出空间和资源发展技术含量高、能耗小、污染少的大项目,让资源利用率更高,这样做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使结构优化迈出实质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