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能源新观察

沿河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贵州省能源局门户网站  http://nyj.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31 10:50:00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20 年7 月20 日,正值青椒采摘、红椒成熟阶段,在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谯家镇印山村的贵州省能源局帮扶种植辣椒基地,青辣椒、红辣椒挂满枝头;在沿河四季果蔬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工厂,工人们正在整理装箱刚收购的辣椒,搬运到保鲜库。

2020年7月21日,沿河中界镇村民在采摘辣椒。摄影/朱庭志

“今年种了20 多亩辣椒,预计收入7 万余元,是原来种玉米收入的三倍。”说到收入的变化,印山村贫困户刘承猛满脸喜悦。

“今年全县辣椒种植突破5.9万亩,预计产量可达8 万吨,覆盖22 个乡镇353 个村,可带动4.2 万贫困群众增收。”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任廷浬说,在贵州省能源局的推动帮扶下,沿河辣椒种植面积从2019 年的7000 亩增长到近60000 亩,加快了“小辣椒”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大产业”的发展步伐。

“小辣椒”走向“大产业”,缘起四季果蔬农业专业合作社身残志坚的负责人王立浪带领贫困农户种植辣椒脱贫致富的故事。

2019 年5 月,贵州省能源局调研组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负责人在调研脱贫攻坚过程中偶遇王立浪,听他讲述近年来带领合作社残疾人和贫困户靠种植辣椒致富的故事。近年来,王立浪不但带领大伙共同致富,还创建了统一规划、统一育苗、统一物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辣椒产业“六统一”模式。

沿河辣椒种植历史悠久,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单项产量最高的蔬菜,且具备较好发展辣椒产业的群众基础。辣椒也是贵州省大力推动发展的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符合农村产业革命要求。

经过进一步调研,2019 年8月,贵州省能源局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实施产业扶贫。

贵州省能源局是帮扶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定点单位,在发展辣椒产业过程中,贵州省能源局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发动26 家能源企事业单位捐款1155.2 万元,建成了两条辣椒烘干生产线,协调省级专项资金600 多万元,联系辣椒专家到沿河培训辣椒产业人员593 期。

2020年7月11日,来自贵州省内外的客商在沿河四季果蔬农业专业合作社辣椒加工厂考察。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也成立了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辣椒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出台了政府补贴资金扶持政策,积极推广辣椒产业“企业+ 合作社+ 农户”利益联结模式,让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的良好局面正在该县全面形成。

在贵州省能源局定点帮扶的谯家镇, 辣椒种植从2019 年的1200 多亩,发展到2020 年的9534 亩,其中,贫困户种植辣椒6055 亩。

谯家镇党委书记陈翰表示,全镇24 个村2020 年种植辣椒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600 万元, 实现净利润1450 万元。

王立浪的合作社在全县辣椒种植突破2.5 万亩,其中2 万亩线椒以鲜椒销售为主,朝天椒则以干椒销售为主。

最近,王立浪总是很忙,电话接个不停,有重庆巴蜀老坛泡菜、四川郫县豆瓣、凯里红酸汤等合作厂家的电话,还有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客商的电话。

“将传统能源烘干机转换为新能源环保辣椒烘干机,使用成本降低60%, 烘干时间从30 几个小时降至9 个小时,每条烘干生产线日处理鲜椒量可达25 吨以上,完全能满足沿河辣椒烘干需求,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提起辣椒的烘干设备提升,王立浪喜上眉梢。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小辣椒’鼓起了百姓腰包,增添了脱贫动力,带红了乡村产业,点燃了致富希望。”任廷浬表示,在脱贫攻坚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统筹了1.3 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辣椒产业,将全县5000 多名驻村帮扶干部分配到辣椒田间地头,在育苗、种植、管理、采摘、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实行了精细化管理。

仅一年时间,辣椒成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涉及面最广、成熟度最高、带动作用最大的产业,2020 年预计产量约8 万吨, 产值近2 亿元, 将带动3000 多户贫困户10000 多人脱贫。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